農藥中毒 黑鳶剩300隻

農田2天撿出3千鳥屍 學者籲推友善農業

2014年02月17日
 

屏科大野保所到崁頂調查,2天拾獲3千多隻鳥屍,堆積如山。屏科大提供

【陳 宏銘╱屏東報導】「再不保育以後恐怕就看不到了!」二、三十年前盤旋天際的黑鳶(俗稱老鷹)近年大量銳減,目前僅剩屏東、基隆發現蹤跡。屏東科技大學野生 動物保育研究所調查黑鳶族群大量消失原因,發現農藥中毒是死亡主因,建議政府推動友善農業,禁用好年冬、加保扶等防治病蟲害的有毒農藥,以保育黑鳶。

屏科大野保所研究助理林惠珊說,黑鳶就是閩南語稱為「來葉」的老鷹,老鷹抓小雞是每個人小時候都玩過的遊戲,但現在已經很難再看到老鷹,被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的黑鳶,粗估全台僅剩下三百隻。

吃小型鳥間接致命

屏科大野保所曾經救治兩隻中毒黑鳶,為了調查黑鳶中毒、族群遽減的原因,去年十一月,所方動員四十名保育志工展開田野調查,結果在屏東縣崁頂某處農田發現鳥屍,經過地毯式踩踏,在十八公頃農地撿獲一千八百多隻鳥屍,隔天又撿獲千餘隻,令人怵目驚心。
林惠珊說,工作人員調查過程發現九隻黑鳶,還目擊一隻黑鳶凌空掘取一隻鳥屍後飛離,因此研判有吃腐屍習性的黑鳶,可能因「撿屍」喪命,但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小型鳥,牠們吃了含有農藥的農作物,因此間接造成黑鳶中毒死亡。

鳥屍驗出「加保扶」

林惠珊表示,兩天撿獲的三千多隻鳥屍以麻雀最多,其次是黑鳶愛吃的紅鳩,也有百餘隻,抽檢送驗發現體內都殘留農藥加保扶,應是中毒死亡。
「台灣農田太毒了!」林惠珊說,希望政府積極推動友善農業,保育黑鳶。屏東縣農業處保育科表示,已建議防檢局評估禁用加保扶等高毒性農藥,此外,也將逐步推動無毒、有機農業的概念,希望農友能改變耕種模式、調整栽種習慣,讓黑鳶有機會重新遨遊天際。


黑鳶小檔案

★學名:Milvus migrans
★俗名:老鷹、來葉
★保育等級:第2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
★特徵:體長50至60公分,全身黑褐色
★習性:捕捉老鼠、青蛙、魚類,或撿拾動物屍體為食
★分布:僅屏東、基隆發現,僅剩約300隻
資料來源: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

 

 

 

 官網:http://futea.no-ip.org/


 

正福茶園[Fu Tea] - 極致嚴選.完美呈現
269 宜蘭縣冬山鄉丸山村溪心一路39號
電話:(03) 9583362
手機 : 093716204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forc935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